小組工作
發展不同類型的小組,以回應社區不同年齡及階層人士的需要,並以多元化的工作手法,將適切的服務帶給有需要人士。小組工作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小組活動形式及群體工作經驗
,培養健全人 格及增強社會責任感。本堂的小組大致可分為六類︰
服務小組
|
:
|
培養參加者服務社會精神,建立對社會的責任感,並促進個人成長,發揮潛能 ,增進領導才能。
|
社教小組
|
:
|
培養組員思考與分析能力,加強其對自我及社會認識,建立積極人生態度。
|
關社小組
|
:
|
提升組員關心社會的意識,客觀分析社會問題,並以積極的態度及行動去回應社會需要。
|
支援小組
|
:
|
對象為有獨特需要的群體,提升其問題解決的能力,並組織一個自助網絡,使組員能夠互相分享經驗,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。
|
制服小組
|
:
|
透過有規律的小組生活,培養組員的自律精神。以發展潛能,服務社會。
|
興趣小組
|
:
|
參加者透過共同興趣,學習知識,體驗群體生活及培養組織能力。
|
互助小組
|
:
|
為身體及智能障礙人士建立互助網,促進弱能人士社會功能,使之更容易投入社會
|
學能小組
|
:
|
為小學生提供課堂以外之活動學習機會,豐富其成長歷程,此類小組有以本堂為中心及外展至鄉村小學之工作方法。
|
|
|
社區工作
一.
|
社區參與活動---目的是鼓勵居民參與區內活動,藉此增強其對社區之歸屬感及提昇公民意識。活動形式以嘉年華會、專題講座、展覽及大型宣傳運動為主。
|
二.
|
義務工作服務---目的是透過義工參與,促進個人成長,發展個人潛能,增強個人社會功能,同時更可為一些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。服務形式以義務訓練課程、特別服務招募及義工小組為主。
|
三.
|
僻鄉服務---目的主動推介本堂服務到偏遠鄉村地區,使更多有需要人士能接受本堂之服務。服務形式以鄉村小組、嘉年華會及旅行為主。
|
四.
|
支援服務---目的是為地區上有需要人士提供各類型服務,改善其生活質素。活動形式以探訪安老院
、健康檢查、弱智及精神康復者聯歡會等。
|
五.
|
人際關係活動---目的是促進個人與家庭及社區關係,建設和睦美好社區。活動形式有設立愛護兒童資源中心、家庭生活教育、青年交友小組、人際溝通課程等。
|
六.
|
文化教育---目的是提昇文化教育水平、發揮個人潛能。活動形式有繪畫、書法、美藝、舞蹈比賽及展覽等。
|
七.
|
與其他機構合辦之服務---目的是透過聯絡區內地區之社會、組織、學校、政府部門、志願及公營機構,建立一個有效的社區資源網。
|
|